中年以后是多大岁数(中年以后的感悟说说)

与生活打交道了这么多年,我渐渐明白,人到了中年,要学会低消费的生活。

所谓低消费,就是减轻生活负担,回归心灵平静。

中年以后是多大岁数(中年以后的感悟说说)

材料消耗低

有人说:“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不善于过滤”。

漫画大师蔡志忠曾经一度沉迷于物质生活。他喜欢买汽车和房子。他最多拥有10栋房子。

但后来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成本的占有——你拥有的东西,它也占有你。

于是他开始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的衣服一年四季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买了30件一模一样的白衬衫、20条一模一样的卡其裤、14双一模一样的布鞋。

饮食基本就是粥和馒头。

他说:“我一次买了一大袋馒头,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加热一下,上面放点腐乳。”

他几乎不出门,没有手表,没有名片,没有手机,没有电话。

除了睡觉,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写作和画画上。

梭罗曾说过:“一个人的财富与他能够放弃的东西的多少成正比。”

任何复杂和多余的东西都是障碍和浪费。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把生活调整到“低消费”模式。

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和执念,简化生活,让自己的心清明而清晰。

那些不被物质奴役的日子,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情绪枯竭

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半,放眼望去,除了无尽的痛苦,还有无法排解的烦恼。

我每天都带着情绪醒来,带着情绪入睡。我时时刻刻都被情绪包围着。

有时候,只需要一瞬间就能崩溃。

也许是上班错过了地铁,也许是孩子做错了一道数学题,又或者是一件我找不到的旧衣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情绪耗竭”。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情感资源被过度消耗,这个人就会精疲力竭,失去活力。

情绪一旦耗尽,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稍有动作就会刺破你。

可见,负面情绪消耗的能量与身心疲劳一样多。

中年以后,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情感资源,避免情感枯竭。

当你烦躁的时候,不如去小区楼下跑步,让压抑随着汗水排出去;当你悲伤的时候,读一本好书或看一场电影,把注意力转移到你喜欢的事情上。

当你崩溃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放空自己,直到情绪一点点平静下来。

俗话说,宁静为养心之要,淡泊为自然。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有情绪稳定了,才能心平气和。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社会消费低

人到了中年,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有限。

无效的沟通不仅会增加负担、消耗精力,而且不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余秋雨曾坦言:“在人际关系方面,只有定期减肥、排毒,以后才能轻松行走。”

高品质的生活从低社会消费开始。

曾国藩年轻时,几乎没有一天不应酬。

我经常交流的朋友有100多个。我们一天最多接待或拜访几十个朋友。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晋升翰林院讲师。由于他的朋友很多,大家都来祝贺他。 22日,他前往五十多人处吊唁。

陷入无数的社交活动和聚餐之中,逐渐让他感到疲惫,无暇顾及学习,整个人退步了很多。

于是他猛然醒悟,过上了“低消费”的生活。

他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即“每日十二条规矩”,其中包括“夜不出门、劳倦不劳、不择手段”。

曾国藩认为,晚上出去应酬会消耗人的精力,使人感到疲劳,浪费修身之力,所以必须制止。

确实,在喧嚣中徘徊的是一种巨大而持久的自我损耗。

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喝酒喝酒上,不如默默地充实自己。

正如作家薛晓婵所说:

“当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就会循环利用。最终,几个亲密的朋友和一杯茶,他们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用有限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值得的人共度时光,才是中年人该有的觉醒。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低能耗

俗话说,35岁之前,人找病,35岁以后,病找人。

中年人的战场不仅充满危险,而且如履薄冰。

永远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危机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贵。

网友@青木分享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经过几年996的生活,青木终于达到了公司的中层。

无休无止的加班和KPI让他像陀螺一样旋转,让他常常疲倦焦虑,甚至失眠。

他总是说:“我年轻力壮,我要为老婆孩子赚更多的钱!”

直到有一次熬夜加班,他晕倒在工作站上。

躺在病床上,看到一叠账单,他意识到:

赚钱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尤其是中年人,身体状况已经不如年轻时了。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照顾。如果不保养、不休息就继续使用,当部件不再转动时,疾病就会来临。

到时候,生活就得按下暂停键,来弥补之前的消耗。

人生的下半场,身体健康才是人生大赢家。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能耗低

我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你精神疲惫到什么程度了?”

网友这样形容内耗的症状: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长时间思考别人的话;总是在挣扎,浪费时间和精力;容易自我攻击、贬低自己……

这些状态都是高能量消耗的心理模式。

人一旦陷入高能耗模式,能量就会被不断消耗。

黄觉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周迅的有趣故事。

十多年前,黄觉与周迅相识。周迅穿着一双松糕鞋。

黄觉第一眼就觉得极不协调,无意中说道:“这鞋太丑了。”

没想到,这句话却在周迅的心里扎根了。每次见到黄觉,周迅都会问:“嘿,我的鞋子好看吗?”

周迅也坦言,从那时起,出门选鞋就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大障碍。她不知道该穿哪一双。

尽管十几年过去了,周迅仍然忧心忡忡:

“黄觉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为什么他会说我的鞋子难看呢?”

谁知周迅十几年的困惑不过是黄觉的无心之言。

有句话说:“过度敏感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我损耗”。

生活中,大部分的精神崩溃都是因为想太多造成的。

当一个人陷入无尽的思绪中时,很容易变得精神疲劳。

俗话说,世上无事,唯有自扰之人。

人类世界很大,充满噪音。

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将精力调整到低消耗模式,摆脱沉重的思想包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我记得《半山文集》里有这样一段话:

“生活的磨石很重,你以为它压垮了你,其实它在教你精致,帮助你呈现生活的细节,不让你把这一生活得太粗暴。”

中年以后,我渐渐明白,越来越累的生活是在提醒你要过低消费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