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母亲-一位大富之家的姑娘是谁(袁隆平的母亲-一位大富之家的姑娘)

众所周知,“导弹之父”钱学森曾经列出了十七个人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人,而这十七个人中的第一位就是他的母亲张兰娟。

无独有偶,对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母亲华静的言行也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袁隆平的母亲-一位大富之家的姑娘是谁(袁隆平的母亲-一位大富之家的姑娘)

袁隆平年轻时

母亲让儿子接触到农业

很多人可能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这也不足为奇。袁隆平看上去又黑又瘦。他常常在烈日下弯下腰,沉浸在稻田里,满头大汗,仍然仔细观察稻田里的稻穗。在外人看来,这绝对是农民的形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袁隆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富裕家庭。她家境富裕,父亲从小就把她送到英国教堂读书。这让华镜不仅接受了西方的礼仪文化艺术,还能说一口熟练流利的英语。毕业后,华静在一所学校教英语,这所学校的校长袁兴烈后来成为了她的丈夫。

袁隆平蹲在稻田里

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他与华镜结婚并生下五个孩子。他们的次子,绰号二毛,就是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是一个战争和动乱的时期。虽然全家流离失所,但孩子们的教育从未中断。 1936年,全家定居汉口,父亲袁兴烈在平汉铁路局工作。仅仅一年时间,抗日战争爆发。袁兴烈加入了冯玉祥的部队,担任上校秘书。此时,妻子华静不得不辞掉工作,在家照顾五个孩子。

袁隆平(左)与母亲和弟弟

后来,袁隆平曾回忆起这些童年时光:“我来自战争和饥荒,我的童年是在日寇轰炸重庆的那些年里度过的,日军飞机飞得很低,我看清了所有的飞行员。当我看到日机投弹,我跳进嘉陵江躲起来……现在想起来,心里一紧。不过,这场战争也让我从小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如果我们要不被人欺负,中国一定要强大!”

袁隆平(左)

袁隆平六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对农业没有任何印象。直到他六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去郊区的一个乡村果园郊游。这是他第一次沉浸式接触农业,但当时他只对果园里的桃子、葡萄和不常见的西红柿感兴趣。因为它们让六岁的袁隆平垂涎欲滴。不过,这次经历仍然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母亲当时所说的话,让袁隆平产生了兴趣。母亲告诉他:“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是土地长出来的,我们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长出来的棉花做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那时,母亲说这句话只是为了让儿子长大。有知识,但没有土地知识。从此,这两个字就在儿子心里扎根了。

袁隆平扎根土地

感激母亲的英语启蒙

关于儿子的教育,华静妈妈自然最擅长的是英语。袁隆平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开始给他读英语,慢慢地,她让袁隆平跟着他一起读。久而久之,袁隆平的英语越来越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学后,袁隆平觉得英语是最简单的科目。他也是班上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因此,无论他什么时候参加英语考试,他都不需要即兴发挥。他可以冷静地对待并取得很高的成绩。此时的袁隆平不会想到,自己的英语水平竟然会在以后的农业研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十六岁那年,袁隆平进入汉口博学中学,就读高中部。这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学校。学校除了外国人授课的英语课程外,物理和化学课程也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授课。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幸运的是,袁隆平的英语水平不仅适应了这些课程,而且在接受英语教学的同时,自己的英语水平也进一步提高。高中时,袁隆平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能看懂70-80%英文电影的水平。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现在的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英语水平。

袁隆平的父母

多年后,袁隆平在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时,才真正认识到英语对他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在育种工作中需要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的科研方向,这就需要及时浏览国外的相关信息,同时在研究工作中还需要查找大量的外文资料。这些都需要科研人员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袁隆平的英语水平足以满足这些需求,这无疑让他在科研工作中事半功倍。

当你的新想法和科研成果需要在国际上交流时,自然要用英语介绍水稻育种。由于水稻育种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英语词汇,即使有专业的翻译人员也很难做到恰当准确的翻译。这就需要专业科研人员掌握与其专业相对应的英文翻译。袁隆平具有扎实的英语水平和坚持科研的毅力。因此,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无论是参加学术研讨会还是合作研究,他都能游刃有余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能用英语提供技术指导和阅读论文。

袁隆平英语演讲

工作后,袁隆平非常感谢母亲教他英语。他曾给母亲写过一封信,真诚地问道:“我无法想象,在当时封闭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你的英语启蒙,我如何能用英语读懂这个世界。”阅读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找基因大师孟德尔和摩根?”可以说,袁隆平后来在杂交水稻上的成功,与母亲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母亲对儿子从事农业有些顾忌,担心一直生活在城里的儿子受不了田里的辛苦。

母亲对儿子心疼又欣慰

十九岁时,袁隆平从博学中学高中毕业如愿考入当时的西南农学院,专攻农业领域的科学知识。这对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袁隆平来说是一个挑战。他没有退缩,因为这个梦想从小就在他心里,现在他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在大学里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顺利大学毕业,追随自己的内心,成为湖南省千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的一名教师。

袁隆平大学毕业证

起初,妈妈不明白学校极其偏远。她曾经把脸贴在地图上,找了很久才找到学校的大概位置。同时,她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受不了那样的苦。妈妈对袁隆平的选择感到心疼,忍不住当面对他说:“儿子,你走到哪里都要吃苦!”

后来,袁隆平回忆道,“我之所以选择学习农业,与我从小经历的饥荒岁月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农业就成了我的人生志向。”我报考大学时,我的第一选择是学农业,后来我选择去农校教书,但妈妈不同意,我和她争论农业的重要性,说吃饭是民生之本。首先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农民耕作,我们就无法生存。”

袁隆平与学生

母亲在为儿子即将开始艰苦生活而心疼的同时,也为儿子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感到欣慰。袁隆平看出了母亲的担忧和担心,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了。”母亲听从了儿子内心的选择。然而,让袁隆平没想到的是,为了帮他照顾孩子,他的母亲竟然选择和他一起去一个小山村。这时候,又轮到袁隆平担心自己的母亲了,因为他知道,母亲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繁华。突然搬到乡下,她肯定不适应。

袁隆平试图劝阻母亲去,母亲却对他说:“我劝不了你,你也劝不了我。”母亲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城市搬到农村来帮儿子照顾孩子。就这样,曾经住在城里的母亲心甘情愿地跟着儿子来到了他任教的学校。然而,在这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袁隆平家人及父母

袁隆平对红薯情有独钟。为了提高当地红薯的产量,他开始研究红薯杂交方法。但由于当时对杂交红薯的经验很少,袁隆平的实验失败了。这让袁隆平非常沮丧,一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时,陪伴他的母亲淡淡地对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是别人对他说这句话,袁隆平可能会无动于衷,但他的母亲不一样。她是他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母亲的话让他顿时恍然大悟,重拾了信心。这种信心一直延续到他后来的杂交水稻实验中。

袁隆平和他的稻穗

后来,袁隆平回忆起母亲时说道:“我的母亲是当时难得一见的知性女性,我从小就受到她的良好教育。我小时候她教我英语,检查我的英语。”晚上写作业,她做事非常虔诚,一丝不苟。”这是不可否认的。令人惊奇的是,袁隆平在水稻研究领域的显着发展,也得益于他小时候母亲对他的谆谆教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