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岀的将军,灌云将军级人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灌云县岀的将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灌云县岀的将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姓离的名人?
离lí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河北之蔚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或作“離”,今统统简作“离”。《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并作“离”,其据《路史》注云:“黄帝时明目人离娄之后。”“离婁”,一作“離婁”。望出昌平。战国时有离娄,孟子门人;汉代有离常,中庶子;后燕有离班;宋代有离归。
钟离眛(?—前200年),钟离氏,名眛(多被误为“昧”或“眜”),朐县伊芦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人,楚汉之际项羽麾下将领。
被陈平评价为项羽的“骨鲠之臣”之一,在陈平的反间计下遭到项羽的猜忌。后来曾据守荥阳,楚汉相争期间曾与汉军多位将领有过交战,被刘邦所记恨。多次在与刘邦正面对峙时给刘邦以沉重打击,但后来遭项羽猜忌.
项羽败亡后,在垓下之战时逃离楚军,钟离眜逃奔韩信,其后刘邦下令搜捕项羽余党,韩信打算交出钟离眜自保,最后钟离眜被逼自刎。
家乡沭阳县历史?
沭阳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有鲁成公九年(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一片废墟。前汉时东海郡的厚丘、建陵、阴平、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内。后汉,建陵县并入厚丘县。至晋,阴平县也并入厚丘县。宋元嘉十二年,废厚丘县为襄贲县,直到北周建清六年556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其中有的经过装饰点缀,益发异采,有的被列入国家保护文物。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常使沭阳人引为自豪。沭阳古为纷争之地,近为革命老区之一。北宋时宋江义军活动于海、沭一带,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清顺治年间,以榆园山为首的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清庭统治。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同志,皆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沭阳夏商时属徐州,周时属青州,春秋末期为鲁国南境,战国时属楚国,秦初属薛郡,后属郯。西汉置厚丘县,隶属东海郡,立阴平、建陵两侯国。三国时立东海国,领厚丘、阴平、建陵等11县。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并入襄贲,另置僮县。 梁武帝天监五年,废僮县,置僮阳郡。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改僮阳郡为沭阳郡。北周建德七年(578)始定沭阳县名。隋文帝开皇年间隶属海州,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改属泗州,咸亨五年还属海州,明洪武年间隶属淮安府,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改属海州府,民国2年属徐海道,民国17年至37年属东海专员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国29年秋,中共淮海地委对境内区划作了较大调整,分设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潼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东海县抗日民主政府、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淮海区专员公署;1949年5月,撤销东海、潼阳、泗沭县,原辖区划归沭阳县,宿迁部分辖区划给沭阳,隶属淮阴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属淮阴市。1996年8月苏北区划调整,属新设地级宿迁市。2011年属江苏省直管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灌云县岀的将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灌云县岀的将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南通去灌云县票价,南通去灌云县票价多少
下一篇: 灌云县有什么美景,灌云县有什么美景吗